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施行 引领湿地保护全面进入

来源:湿地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6-0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累计建立97项湿地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湿地保护政策制度体系,开启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 我国目前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范围面积732.7万公顷,其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省级层面累计建立97项湿地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湿地保护政策制度体系,开启全面保护湿地新阶段。

我国目前有国际重要湿地64处,范围面积732.7万公顷,其中内地63处,香港1处。近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了中国国际重要湿地2017—2020年度的监测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共安排中央资金169亿元,实施湿地保护项目3400多个,新增和修复湿地面积80余万公顷,鸟类损失农作物补偿面积超过100万公顷。实现了内地国际重要湿地监测全覆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稳定良好,退化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基层湿地保护管理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各地开展湿地保护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我国湿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首部湿地保护法今天施行 引领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鲍达明:我国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建立了600余处湿地自然保护区、1600余处湿地公园,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0%以上。

按照《湿地公约》关于开展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监测的有关规定,国家林草局于2009年开始组织开展内地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监测工作,监测内容包括湿地面积、水质、湿地植物及植被、湿地鸟类等方面指标。

根据监测结果,2017—2020年间,国际重要湿地面积呈小幅增长趋势,2017年湿地面积为320.18万公顷,2018年湿地面积为325.96万公顷,2019年湿地面积为338.71万公顷,2020年湿地面积为372.75万公顷。2017—2020年间,中国国际重要湿地内的湿地面积增加52.57万公顷。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 鲍达明: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是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我国已有森林法、草原法和防沙治沙法等专门法律。湿地保护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生态系统立法空白,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湿地保护法是我国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共7章65条,立足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修复。湿地保护法确立了“保护优先、严格管理、系统治理、科学修复、合理利用”的原则,建立了覆盖全面、体系协调、功能完备的湿地保护法律制度,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湿地保护法明确了各方面的权利、义务和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处罚标准考量了湿地的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处罚标准更加严厉。如擅自占用、破坏国家重要湿地的,按照违法占用湿地的面积,处每平方米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一亩地最高处罚可达660多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强化保护措施,8亿亩湿地保护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规划监测处处长 姬文元:监测结果显示,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大部分湿地生态补给水量保持稳定或略有增加,总体水质呈向好趋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有所提高,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明显。

国家林草局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监测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今天(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次专门针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立法保护,将引领我国湿地保护全面进入法治化轨道。

通过努力,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恢复湿地100万亩。

文章来源:《湿地科学》 网址: http://www.sdkxzz.cn/zonghexinwen/2022/0602/1966.html



上一篇:拉鲁湿地 生机盎然
下一篇:拉鲁湿地 生机盎然(走近自然)

湿地科学投稿 | 湿地科学编辑部| 湿地科学版面费 | 湿地科学论文发表 | 湿地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湿地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