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地科学》刊物宗旨[09/01]
- · 《湿地科学》征稿要求[09/01]
- · 《湿地科学》投稿方式[09/01]
- · 《湿地科学》数据库收录[09/01]
- · 《湿地科学》栏目设置[09/01]
国家林草局: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为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推进湿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一是湿地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湿地
为落实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推进湿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加强湿地保护修复。一是湿地保护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出台《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编制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2021年通过的《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填补了我国湿地保护法律空白。二是湿地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累计安排中央投资98.7亿元,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补助、退耕还湿、湿地保护与恢复补助项目2000余个,修复退化湿地面积700多万亩,新增湿地面积300多万亩。2021年又新增和修复湿地109万亩。三是湿地保护体系初步建立。指定国际重要湿地64处,发布国家重要湿地29处、省级重要湿地1001处,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00多处、湿地公园1600多处。四是积极履行《湿地公约》。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在内地63处国际重要湿地开展生态状况监测,完成了国际重要湿地数据更新。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邵萌
当日,国家林草局召开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发布会,介绍《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湿地保护法》等有关情况。鲍达明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恢复湿地 100 万亩。”这是5月27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司副司长鲍达明透露的“目标任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
一是全面保护湿地。以“国土三调”成果为基础,科学确定湿地管控目标,确保湿地总量稳定。科学划定纳入生态保护红线的湿地范围。优化湿地保护体系空间布局,加强高生态价值湿地保护,逐步提高湿地保护率,形成覆盖面广、连通性强、分级管理的湿地保护体系。强化江河源头、上中游湿地和泥炭地整体保护,减轻人为干扰。加强江河下游及河口湿地保护,改善湿地生态状况,维护生物多样性。
三是加强湿地管理。建立完善湿地保护部门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湿地。完善湿地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湿地分级管理制度,发布重要湿地名录,制定分级管理措施。开展国际重要湿地、国家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治理成效等专题监测。
即将到来的6月1日,填补我国湿地保护法律空白的《湿地保护法》将正式施行。“国家林草局如何以湿地法实施为契机,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在回答这一问题时,鲍达明从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湿地是重要自然资源和独特生态系统,加强湿地保护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人均湿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湿地保护工作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对湿地的生态功能认识不到位、保护与利用矛盾日益凸显、保护修复科学性不强等。
二是修复退化湿地。采取近自然措施,增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修复能力,重点开展生态功能严重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加强重大战略区域湿地保护和修复,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
他表示,力争到“十四五”末,我国湿地保护率提高到55%,恢复湿地100万亩,营造红树林 13.57 万亩,修复红树林14.62万亩。
文章来源:《湿地科学》 网址: http://www.sdkxzz.cn/zonghexinwen/2022/0527/1957.html
上一篇:白洋淀湿地有位“鸟叔”
下一篇:拉鲁湿地 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