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这个90后博士后、博士团队在这里发现40多个新物

来源:湿地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5-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5月10日,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的一座小楼上,匆匆赶来的博士后王哲,微胖的身材,潦草地套着黑色T恤,挎在肩上的硬壳包里放着大大小小灌满各色液体的瓶瓶罐罐。颇为惹眼的是他胳膊

5月10日,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腹地的一座小楼上,匆匆赶来的博士后王哲,微胖的身材,潦草地套着黑色T恤,挎在肩上的硬壳包里放着大大小小灌满各色液体的瓶瓶罐罐。颇为惹眼的是他胳膊上的一排“红包”,“还是微山湖的蚊子厉害,稳、准、狠。”王哲晃晃手臂打趣地说。

用专业试剂对样本染色,形成纹路清晰的标本。说起这项技术,王哲轻描淡写,其实这才是整个研究过程中提取采样最具技术含量的工作。因为试剂配比稍有出入,样本可能纹路不清晰或被损坏。此后还要进行数据汇比,梳理生物体基因排序,进行物种鉴定等。

恰逢其时,王哲所在的科研团队有幸参与了这方面科研活动。“我们研究的纤毛虫是最简单的动物,亦是原生动物中特化程度最高且最为复杂的类群。虽然它们个体微小,却是水体微食物网的重要参与者。在水生态环境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对水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样本染色

王哲介绍,微山湖碧波万顷,物产富足;微山又是一片红色热土,人杰地灵。儿时电影、电视里的土琵琶声,让他对微山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一个年轻的90后博士后、博士团队扎根微山湖,与微生物为伴,团队所从事的微山湖湿地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研究,不仅登上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核心科学期刊,还发现了40多个新物种,填补国内外淡水湿地生境中的研究空白。

易被轻视的技术活

团队还得出微山湖湿地中纤毛虫物种—基因—生境多样性的家底信息,填补国内外淡水湿地生境中的研究空白,进一步构建了淡水湿地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的专业级资料,同步完善所涉及类群的DNA遗传信息库的构建,取得纤毛虫细胞学领域新突破,进一步探索了湿地纤毛虫与环境生态学互相关系,对今后生物病害防治、生态链延展将发挥积极作用。王哲已在该领域发表SCI论文16篇,累计采集纤毛虫物种近60种,获得序列百余条,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和青岛市博士后相关项目各一项。“现在我们拥有如此优越的科研环境和条件,将倍加努力,希望用三到五年,出版一本《微山湖纤毛虫物种名录》,用科研成果回馈这里的人民和成就梦想的热土。”王哲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哲所在的科研团队目前共采集200多个物种,其中包括近40个新种属全球首次发现的物种、86个分子新种、90个中国新记录种,初步获得微山湖湿地纤毛虫多样性家底信息,形成分类图鉴和检索表,为微山湖湿地物种多样性评估等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学成返乡

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必须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就拿取样的湖水来说,采集每一种标本,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纤毛虫的形态变化,我们要用细如发丝状的微吸管拿捏住肉眼难以看到的微生物标本,放在胚胎米上才可以观察。“能够随心灵活使用这个小器材,需要几十甚至数百次的专业训练才行。”王哲拿起手中的小吸管说。

2019年年初,他在读的中国海洋大学组织的这个科研团队成员先后来到这里。王哲是济宁人,对这里特别亲切,当地政府为他们的科研活动提供极大便利,因此团队的科研项目进行比较顺利。王哲和团队开展微山湖区域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微山湖湿地纤毛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已采集200多个物种

“泡”在微山湖三年多

微山湖,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流域生物物种丰富。而国内外淡水湿地以原生动物为核心的微型生物研究严重缺位,迫切需要开展微山湖湿地原生生物的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生态环境与时空演化格局、基础生物学等方面研究。

采集微山湖湿地水样归来的王哲,是山东省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暨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微山湖生态环境与渔业资源科学研究站的博士后,在中科院院士宋微波的带领下,与吴桐、宋文雅等其他4位90后博士已“泡”在微山湖三年多了。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的研究与美丽的微山湖有着完美的契合,我觉得全球相关专业的研究者都会艳羡我们的团队。”王哲说。

“微山是个好地方,这里生态环境优、物种丰富,有南方水体所不具备的自然条件,保留下来的原生物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先天条件。”王哲说,在这里搞科研,沟通方面比较融洽,当地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在迫切的科研欲望面前,王哲习惯了平日里湖边、实验室、寝室的“三点一线”生活,他感觉已和时间、空间无关了。有时候,系列实验程序下来,一次待在实验室六七个小时。冬季在湖里取样,双手的温度时常低于湖水的温度,夏天在湖边取样,满身“红包”回来也是常有的事儿。

文章来源:《湿地科学》 网址: http://www.sdkxzz.cn/zonghexinwen/2022/0513/1936.html



上一篇:龙湖湿地管理局开展健康巡讲活动
下一篇:闽江河口湿地保护方案全球招标

湿地科学投稿 | 湿地科学编辑部| 湿地科学版面费 | 湿地科学论文发表 | 湿地科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湿地科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